辨音:「鹼」音jiǎn[ㄐㄧㄢˇ],「堿」音kǎn[ㄎㄢˇ]。故「鹼」與「堿」為極易區分之字,可因聲辨字(根據不同的讀音確定不同的字)。
辨意: |
「鹼」是指鹽鹵之物、化學名詞(指在水溶液中可解離出氫氧根之化合物,亦指可供給電子或接受氫離子之化合物)、主要成分為碳酸鈉之物質(性滑而味鹹澀),如「汗鹼」(衣服被汗滲透,乾後所出現的白色斑痕)、「鹼大」、「鹼小」、「鹼土」、「鹼地」、「鹽鹼地」、「鹼類」、「鹼性」、「強鹼」、「弱鹼」、「石鹼」、「燒鹼」(氫氧化鈉的俗稱,亦稱「苛性鈉」或「火鹼」)、「水鹼」(亦稱「水垢」)、「純鹼」(蘇打的別名)、「鹼粽」(一種在糯米中摻鹼粉而製成的粽子)、「鹼酐(gān[ㄍㄢ])」(大部分的金屬氧化物可視為無水的鹼,故稱之)、「鹼金屬」、「菸鹼」(亦稱「尼古丁」)、「菸鹼酸」、「生物鹼」(生物體內具有生理活性的含氮化合物)、「吐根鹼」(為植物吐根根中的主要生物鹼)、「茶葉鹼」(簡稱「茶鹼」)、「酸鹼度」、「酸鹼值」等。 |
而「堿」則是專用於固定詞彙「堿坷」(形容車行顛簸不順貌,亦作「坎坷」、「轗軻」或「 |
現代語境中一般都是用「鹼」,「堿」通常只見於古書中。 |

文獻連結:
鹼 | 堿 | |
《教育部異體字字典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國語辭典》(萌典) | 打開 | 打開 |
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| 打開 | 打開 |
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成語典》 | 打開 | 打開 |
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| 打開 | 打開 |
漢語多功能字庫(香港) | 打開 | 打開 |
筆順學習 | 打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