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te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in Taiwan for Mainland Chinese Residents

一簡多繁辨析

一簡多繁辨析之「於、于」→「于」

辨音:「於」音yú[ㄩˊ]或wū[ㄨ],「于」音yú[ㄩˊ]或xū[ㄒㄩ]。

辨意:
「於(yú[ㄩˊ])」是指依靠、句首語氣詞(無義)、當介詞(在;到、至;從、由;置於動詞之後表被動;向;給;對;為、為了;比;和、與、跟)、連詞(與、和,表並列)或姓氏,如「由於」、「基於」、「於是」、「關於」、「對於」、「在於」、「至於」、「鑑於」、「過於」、「等於」、「終於」、「忠於」、「羞於」、「難於」、「屬於」、「趨於」、「生於某年(某地)」、「死於非命」、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」、「青出於藍」、「聊勝於無」、「舟行於海」、「血濃於水」、「生於斯,長於斯」、「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」、「千里之堤,潰於蟻穴」、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、「於心」、「於心不忍」、「於事無補」、「無濟於事」、「於事無濟」、「同歸於盡」、「耿耿於懷」、「無動於衷」等。
「於(wū[ㄨ])」則表示「烏」之古文、感嘆或讚美之語氣或用於固定詞彙「於菟(wūtú[ㄨㄊㄨˊ])」(指虎)之中,今已很少使用。
而「于(yú[ㄩˊ])」則是指氣之舒、取、去、往、當介詞(用法類「於(yú[ㄩˊ])」但範圍略小)、當語助詞(置於動詞前,無義;用於句尾表疑問語氣,同「乎」)或姓氏,如「于飛」(本指鳥類比翼偕飛,後比喻夫婦和合)、「鳳凰于飛」、「黃鳥于飛」、「燕燕于飛」、「于飛之樂」、「于謙」、「于右任」等。
「于(xū[ㄒㄩ])」則是表感嘆,通「吁」,今已不常用。
現代語境中,需要介詞或連詞時通常是寫「於(yú[ㄩˊ])」,而「于(yú[ㄩˊ])」則主要出現於少數固定詞彙中(其義通常為語助詞)或作姓氏,如「于飛」、「于謙」、「于右任」等。
需要注意的是,「於(yú[ㄩˊ])」與「于(yú[ㄩˊ])」均可作姓氏,二者簡化後相同,極難區分。

偏旁辨析:「於」和「于」均可作聲旁,大多數情況下用「于」,如「圩」、「盱」、「吁」、「訏」等,用「於」時多為「于」和「於」都有字,如「淤」與「汙」、「菸」與「芋」、「瘀」等。

《大陸居民臺灣正體字講義》一簡多繁辨析之「於、于」→「于」

文獻連結:

《教育部異體字字典》 打開 打開
《國語辭典》(萌典) 打開 打開
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打開打開
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 打開 打開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打開 打開
《成語典》 打開 打開
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打開 打開
漢語多功能字庫(香港)打開 打開
筆順學習 打開
相關條目或文章推薦:   一簡多繁辨析之「臺、檯、颱、台」→「台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