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音:「廢、癈」音fèi[ㄈㄟˋ]。
辨意: |
「廢」是指房屋傾塌毀壞、衰敗、毀壞、身體殘缺、無用的、革除、停止、捨棄、已停止或衰落之事物、衰頹、懈怠,如「廢屋」、「廢置」、「廢棄」、「廢車」、「廢墟」、「興廢」、「興廢存亡」、「殘廢」、「廢人」、「廢物」、「廢物利用」、「廢水」、「廢氣」、「廢柴」、「廢話」、「廢黜」、「廢除」、「作廢」、「頹廢」、「荒廢」、「半途而廢」、「百廢待興」等。 |
而「癈」則是指身有殘疾,如聾、啞、跛足之類,今多作「廢」,為文言詞,今已不常用。 |
現代語境中一般都是用「廢」,「癈」通常只見於古書中,注意「癈」特指身有殘疾(為「疒」部)其義比「廢」更窄。 |
偏旁辨析:只有「廢」可作偏旁,如「櫠」等。

文獻連結:
廢 | 癈 | |
《教育部異體字字典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國語辭典》(萌典) | 打開 | 打開 |
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| 打開 | 打開 |
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成語典》 | 打開 | 打開 |
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| 打開 | 打開 |
漢語多功能字庫(香港) | 打開 | 打開 |
筆順學習 | 打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