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音:「鑑、鑒」音jiàn[ㄐㄧㄢˋ]。
辨意: |
「鑑」是指大盆、鏡子、照、審查或觀照(或具其能力)、戒勉、警惕、明、光澤、可資證明之信物或姓氏,如「鞶(pán[ㄆㄢˊ])鑑」、「髮光可鑑」、「光可鑑人」、「寶鑑」、「鑑別」、「鑑定」、「印鑑」、「鑑識」(明察、識別)、「鑑賞」、「品鑑」、「明鑑」、「借鑑」、「鑑戒」、「鑑於」、「殷鑑」、「有鑑於此」、「引以為鑑」、「以古為鑑」、「以史為鑑」、「前車之鑑」、「鑑往知來」、「知人之鑑」、「通鑑」(「資治通鑑」的簡稱)等。 |
而「鑒」則是指視察的能力或見識、借鏡、照、審查等,與「鑑」互為異體字(實則為「金」部從左邊位移至下方之結果),而今多指請人看信的意思,多用於書信中,如「大鑒」、「芳鑒」、「鈞鑒」、「臺鑒」、「崇鑒」、「尊鑒」、「惠鑒」、「青鑒」、「懿鑒」、「道鑒」、「矜鑒」、「禮鑒」、「燕鑒」、「儷鑒」、「垂鑒」、「明鑒」、「洞鑒」、「賞鑒」、「冰鑒」、「耳鑒」、「鑒察」、「鑒核」、「風鑒」、「朗鑒」、「憐鑒」、「炯鑒」、「宸鑒」、「靈鑒」、「鑒諒」、「鑒毛辨色」、「鑒貌辨色」、「神人鑒知」、「精悟玄鑒」、「以往鑒來」、「知往鑒今」、「覆車之鑒」、「前車可鑒」等。 |
現代語境中區分「鑑」和「鑒」,首先要記住如作書信提稱語則通常只能用「鑒」,其次只要記住「鑒」的慣用詞彙而其餘一律用「鑑」即可。 |
需要注意的是,只有「鑑」可作姓氏。 |

文獻連結:
鑑 | 鑒 | |
《教育部異體字字典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國語辭典》(萌典) | 打開 | 打開 |
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| 打開 | 打開 |
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成語典》 | 打開 | 打開 |
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| 打開 | 打開 |
漢語多功能字庫(香港) | 打開 | 打開 |
筆順學習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