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te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 in Taiwan for Mainland Chinese Residents

一簡多繁辨析

一簡多繁辨析之「豆、荳」→「豆」

辨音:「豆、荳」音dòu[ㄉㄡˋ]。

辨意:
「豆」是指古代盛裝食品之器皿、古量器(亦為容量單位)、雙子葉植物中離瓣植物豆科之泛稱、姓氏、二一四部首之一,如「籩豆(biāndòu[ㄅㄧㄢㄉㄡˋ])」(籩和豆,古代祭祀和宴會時盛裝果脯的兩種禮器;借指祭儀)、「豆子」、「豆腐」、「豆芽」、「豆莢」、「豆蔻」、「豆蔻年華」等。
而「荳」則是專指雙子葉植物,種類甚多,實皆結莢(同「豆」),如「賣荳腐點了河灘地──湯裡來,水裡去」(比喻怎麼得來的就怎麼失去)、「荳芽菜──有甚綑兒」(形容沒有正當條理的行為)、「荳蔻」、「荳蔻年華」等。
現代語境中區分「豆」和「荳」,只要記住「荳」只能表示雙子葉植物及其延伸之意義,若非此義則必須用「豆」,一律用「豆」亦可。
需要注意的是,只有「豆」可作姓氏。

偏旁辨析:只有「豆」可作偏旁且常作部首,如「豇」、「豈」、「荳」、「逗」、「登」、「壹」、「短」、「彭」、「喜」、「痘」、「尌」、「豐」、「鼓」等。

《大陸居民臺灣正體字講義》一簡多繁辨析之「豆、荳」→「豆」

文獻連結:

《教育部異體字字典》 打開 打開
《國語辭典》(萌典) 打開 打開
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打開打開
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 打開 打開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打開 打開
《成語典》 打開 打開
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打開 打開
漢語多功能字庫(香港)打開 打開
筆順學習
相關條目或文章推薦:   一簡多繁辨析之「臺、檯、颱、台」→「台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