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音:「胭、臙」音yān[ㄧㄢ]。
辨意: |
「胭」是同「咽」(指位於嘴、鼻孔後面,食道、氣管之間,具有多個孔道的囊狀區域,長約十公分)或用於固定詞彙「胭脂」(紅色系之化妝品,多抹於兩頰、嘴脣,亦可用於繪畫)中,如「胭花隊」(泛稱從事色情行業者,「胭花」即「煙花」,亦作「煙花隊」)、「胭脂虎」、「胭脂井」(位於南京城北邊,為陳後主投井之處,亦稱「景陽宮井」)、「胭脂花粉」(形容美麗嬌豔)等。 |
而「臙」則是指咽喉或胭脂,為文言詞,今已不常用。 |
現代語境中一般都是用「胭」,「臙」通常只見於古書中。 |

文獻連結:
胭 | 臙 | |
《教育部異體字字典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國語辭典》(萌典) | 打開 | 打開 |
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| 打開 | 打開 |
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成語典》 | 打開 | 打開 |
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| 打開 | 打開 |
漢語多功能字庫(香港) | 打開 | 打開 |
筆順學習 | 打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