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音:「克、剋」音kè[ㄎㄜˋ]。
辨意: |
「克」是指勝任、戰敗、攻破、制服、約束、消化、計算重量的單位(「公克」之簡稱)、能等,如「克諧」(能和諧、調合)、「克敵」、「克復」、「克服」、「克制」、「謙克」(指謙讓自制)、「攻克」、「攻無不克」、「以柔克剛」、「克己復禮」、「克己奉公」、「多吃水果能克食」、「仟克」(即俗稱之單位「公斤」,大陸寫作「千克」)、「休克」等。 |
而「剋」則是指戰勝(同「克」)、嚴苛、能夠、約束、限定、約期、剝削、傷害等,如「五行生剋」、「相生相剋」、「剋夫」、「剋扣」、「扣剋」等。 |
現代語境中,「克」字多表示積極之態度,用於褒義詞中,而「剋」則多與五行生剋學說有關,含有貶義,如「剋夫」、「剋扣」、「扣剋」等。 |
另外「克」經常作為外來詞或外國人名之音譯,如「夸克」、「伯克」等。 |
偏旁辨析:只有「克」可作偏旁,如「剋」、「兙」、「兛」、「兝」、「殑」、「兞」、「氪」、「兡」、「兢」、「兣」等。

文獻連結:
克 | 剋 | |
《教育部異體字字典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國語辭典》(萌典) | 打開 | 打開 |
國字標準字體筆順學習網 | 打開 | 打開 |
《國語辭典簡編本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》 | 打開 | 打開 |
《成語典》 | 打開 | 打開 |
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| 打開 | 打開 |
漢語多功能字庫(香港) | 打開 | 打開 |
筆順學習 |